杨鱼秉,别名半鲁,福建省霞浦县西关罗公亭人。生于清光绪末年,擅长书法和美术。他于上世纪三十年代(1931年)在霞浦城关创办了一间印刷店,经营石印,名曰“同文美术社”。在此之前,霞浦的印刷品是刻蜡版和油印。石印印刷比起蜡纸印刷先进,精美。石印能印大幅的布告和大小不同的字体、图画,而且能印不同颜色的多种商标等。1938年,他购买一台八开脚踩铅印机,首家经营铅印业务。四十年代,当时霞浦国民党县党部主办的《霞浦导报》,就是同文美术社承印的。
1950年1月我们霞中十八班同学,初中毕业后编制了一部新中国成立后的首部同学录。这部同学录就是杨鱼秉印刷的。它是六十年前最佳的印刷品。同学录是布面精装套金字的。老师和同学们的题词和留言,都出于杨鱼秉一人手笔书写的。每篇的题词和留言,都有不同的设计图案。这部同学录,成为一部美术图案集,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1954年,他响应手工业合作社的号召,带头把自己的印刷设备加入霞浦县印刷厂。在厂里他个人负责艺术编版、美工设计、文字校对等工作。由于他的生产、工作成绩优异,1956年,被选聘为霞浦县政协第一届委员。1958年,县印刷厂承印《霞浦人民报》,印刷量倍增,他建议把原来的生产工作单、领料单和成品标签的三单,互联生产工作一次套写完成,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建议厂里实行三班工作制,人停,机器不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他在厂里研制成功“ 工时产量计算尺”。尺面标有测标产量、工时、时分和百分比等数据,可计算四位数,提高工效十多倍,受到省工业厅的高度评价,并生产一批计算尺销往省内外。接着他又研制手摇五倍计算器。这些创新的产品被选送全国工业展览会展出。他本人也应邀晋京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