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

霞浦海洋经济开始起帆

2012-06-18分类: 法律法规点击:2126 次
   笔者下乡采访经过溪南半岛时,车的窗外不时掠过大型机械设备忙碌作业的一派繁忙景象。这是霞浦县近年来牵手央企合力溪南半岛开发所带来巨大变化,“海上霞浦”建设业已进入陆海互动的阶段,即从单一开发浅海滩涂转到了全面经略海洋经济的轨道上。

  投资两个亿的霞浦盐溪疏港公路年初通车后,前往位于溪南半岛海西宁德工业区的道路无比顺畅,不但没了过去走老路的颠簸,而且沿途还能收获许多由变化带给人们的惊喜。

  “海西宁德工业区”的落地,首先开启霞浦经略海洋经济的大幕。长腰岛储油库附属工程基地紧张推进;总投资10个亿的福宁湾围垦项目,即将完成5434米海堤的建设;三沙中心渔港已完成五澳区码头工程的建设;海水养殖种子工程研发生产基地建设,接近完成三分之一的工程量;总投资10个亿的五星环球造船和总投资8个亿的申望海上装备制造项目,正在加快粞装码头和船坞、船台的建设……

  改革开放后,在104万亩的浅海上,霞浦养出了产量位列全国第二的海带和品质上乘的紫菜,收获了“中国海带之乡”、“中国紫菜之乡”的命名。广阔海区年均出产2.1万吨大黄鱼等鱼类,创出南北轮养鲍鱼的模式。霞浦育出的弹涂鱼、乌贼、半滑舌鳎等鱼苗,还“游”到了省外。2011年,霞浦水产品总产量31万吨,位居全省前茅;海洋生产总值42亿元,同比增长28.4%,约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36.4%。长期耕海牧渔,霞浦虽获得不错的回报,但县领导认为,“如此耕海牧渔,并未发挥出霞浦海洋资源突出的优势。”霞浦海岸线长达480多公里,约占全省八分之一,境内拥有大小岛屿193个;港口资源丰富,可建5个20万至30万吨级的泊位。黄金海岸线蕴藏的资源,早就滋长了当地人对建设大港口、发展大物流、开发临海大工业求之若渴的心情。去年10月以来,通过开展为期半年的“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的大学习大讨论,霞浦县委一班人更加明确地树立起了全面经略海洋经济的强烈发展意识。

  围绕海阔港深岛多的特点,霞浦县主动牵手海洋科研机构和高校,全面规划推进海岸、海峡、海域、海岛、海港的整合和开发,形成海陆资源互补、布局互联、产业互动的格局。今年来该县持续查处违法用岛、用海的行为,不断强化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着力推动电力先行,强化能源保障,并从东、西、南三个方向举债修建疏港公路,与穿境而过的沈海高速和温福铁路对接,旨在全面打开通往海洋、海岛的快捷运输的通道———西向的盐溪疏港公路去年通车;东向的三沙疏港公路本月16日将动工建设;南向总投资15.5亿元的东冲公路下半年要拉开建设的序幕。还有大京风电去年已投产;通往大、小西洋等岛屿的“大西洋二回海底电缆工程”已进入招投标阶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