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

霞浦工商运用地理标志助推紫菜产业步入快车道

2011-12-20分类: 法律法规点击:2442 次
地理标志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自“霞浦紫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注册后, 一年来,霞浦紫菜企业日益感受到这块“金字招牌”的独具魅力,产值翻番,效益增倍。目前,全县紫菜加工企业已达到13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10余家。2010年全县紫菜年增收1.05亿元,种植面积5.2万亩,年产量1万多吨,年产值达3.7亿元,占全县农副总产值的13.6%,成为了地方经济发展的一大产业。

  独立的海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水温条件,造就了霞浦紫菜特殊的口感和质量,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成为全国紫菜养殖大县。全县14个乡镇中10个乡镇皆盛产紫菜。有近40%的人口直接或间接地从紫菜种植、加工、运输、销售的产业链中受益。

  为深入了解全县紫菜发展情况,县工商局干部走遍了所有种植紫菜的乡镇,访部门,入企业,问农户,每到一处都详细记录当地紫菜种植面积、人员,产量、销售方式以及政府扶持举措等情况,并根据调研实际撰写呈阅件,呈送上级工商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引起高度重视。2008年,市委领导在工商部门报送的《关于加大霞浦海带紫菜产业培育力度争创驰名商标实现品牌带动战略的报告》中作了批示,要求举霞浦全力扶持指导紫菜产业创建品牌,做大做强做优做特。

  霞浦工商部门领下了军令状,在第一时间制定出了《霞浦县工商局关于扶持紫菜产业实施品牌带动工作实施方案》,随后,工商部门又马不停蹄地组织人员深入县农副产品产业协会,帮助收集、整理证明商标申报材料。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9月,“霞浦紫菜”成功注册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实现了该县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零的突破,由此结束了霞浦紫菜“有质无牌、有价无市”的时代,为霞浦“中国紫菜之乡”增添了厚厚的一笔。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注册与使用既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如何把这块“国字号”品牌做好做强,成为霞浦工商部门系统上下一项重要的任务。2009年底,霞浦县工商局相继出台了《霞浦紫菜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划》和《证明商标专用权使用许可制度》等文件,从政策层面确保和支持紫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规范和使用,使行业发展“生龙活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