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档案管理工作政策性、保密性、业务性都很强。1983年,徐赛云接手这项工作时,还是一位“门外汉”。“既然干,就要认真干,而且要干好!”她暗暗在心里下定了决心,并把争当档案管理工作的“行家”,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
“我的岗位很平凡,但也要创一流。”徐赛云常常这样说,也坚持这样做。霞浦县委组织部有干部人事档案3000多卷,徐赛云一直是“单干”,却从未叫过一声累。工作中,她不遗余力推进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档案收集她力争“全”。档案整理前,千方百计收齐该归档的材料,整理后发现缺失的,及时联系有关部门,督促补齐。她自行设计印制组织、人事、纪委等部门移交、归档材料登记表,累计收集、补充材料约有3万份。档案鉴别她坚持“准”。特别对把握不准的材料,反复对照文件规定,认真核实,不放过一个签名、一个盖章的瑕疵。档案分类她力求“细”。
繁重的案头工作花费了徐赛云大量的心血。2005年上半年,为率先全市通过中组部干部人事档案一级目标管理的验收,她几乎没有“双休日”。那年,她曾答应患有高血压的老母亲去诊疗,却因为放不下手上工作,而始终没有实现自己的许诺。五月验收组到达霞浦的前10天,老母亲突然辞世。两个月后,老父亲也因受到打击而故去,这样的遗憾徐赛云已无法补救了,但档案管理工作的诸多遗漏却被她一一“补救”了回来。
前年,一位常称徐赛云为大姐的女干部荣调福州,由于报到时间急,要求赛云暂时让她带走自己的档案,赛云就是不开这样的先例。至今这位女干部仍在埋怨她工作“太呆板”。为堵塞干部档案管理的漏洞,徐赛云始终坚守档案查(借)阅、收集、鉴别、转递和检查核对等制度应有的防线不放松,严格坚持“五不查阅”、“三不转递”的原则。从事档案管理工作27年,她先后接待前来查阅档案的干部2万多人次,每次她都做到了“四个一个样”:领导干部和一般干部一个样,老同志和年轻人一个样,上班时间和八小时之外一个样,县内干部和县外来人一个样。因此在霞浦县干部人事系统中,大家都说赛云的工作和为人“都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