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洋是霞浦县的水源地,拥有林地21万亩。长期以来,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生态项目,许多拥有大片林地的村集体没收入,影响了村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今年,国家出台一系列扶持油茶发展政策,这让气候、自然条件非常适合发展油茶的柏洋乡,抓到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契机,下了“建立万亩油茶基地,破解村财‘零收入’” 的决心。
乡里首先着眼“破解办法的有效”。年初就把规模发展油茶作为招商引资重点,广开门路联系热心老区建设的客商。两位来自温州和晋江的投资商,受到老区良好生态条件的吸引,终在柏洋签下了合资成立“福建老农油茶有限公司”、发展万亩油茶基地的协议,负责项目投资、生产和技术指导。乡政府则牵头征集村级适宜种植油茶的林地,以地入股,双方形成50年利益分享、风险共担的关系。四年后油茶进入采摘期,油茶企业和乡政府每年按青果总产量的93%和7%比例,进行收益分成。为了破解村财“零收入” 的难题,乡里明确“村级拿大头,乡财收小头”,把每年7%收益中的6%划给村集体。“以每亩林地油茶青果平均产量2000斤、每斤合同保底价1元计,项目涉及的12个村集体,四年后仅油茶一项年收入可达120万元,平均每个村集体约有7.5万元的年收入。”乡长陈永生早就算过这笔账。
在实施项目中,柏洋乡同时注重立足“项目发展的长效”。 合资公司一落地,乡里就在营造“暖环境”上下功夫。主动为公司提供100平米办公场所。同时,鉴于油茶项目合作时间长,乡政府全力以赴落实林地延包工作,督促12个村,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签订林地延包协议,并组织乡、村干部深入每一片存有争议的林地,积极化解林地归属存在的纠纷,项目涉及的万亩林地至今没有发生一起群众上访事件,确保了油茶林地有序流转和项目经营50年的合法与有效。在上半年种植一期2000亩油茶过程中,乡政府还派出农业、林业技术人员,为各村炼山和油茶育苗、施肥、灌溉等,提供全程指导和服务。目前,二期征集的8000亩林地,已完成拨交工作,正进入有序炼山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