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

霞浦赤岸与空海大师

2011-12-20分类: 法律法规点击:1792 次
1200多年前,仅因为看不懂《大日经》中的梵文咒语,在日本又得不到解答,一位酷爱佛学的年轻人放弃高官仕途,削发为僧,历尽磨难,漂洋过海,最终求得真经。这日本版的“西游记”主人公,就是被誉为“日本文化史之人杰,日中友好之先驱”、日本真言宗的创始人的空海大师。

  当时只有31岁的空海胸怀抱负,于公元804年(唐贞元二十年,日本延历二十三年),跟随日本的第十七次谴唐使船于5月13日从日本难波津解缆,踏上了他入唐求法的漫漫险途。然而,风浪无情,船队不幸在海上遇到了飓风,“随浪升沉、任风南北”,“水尽人疲、海长陆远”,“出入生死之间”,同行的4艘船失散,两艘沉没,一艘漂到浙江明洲(今宁波),空海和大使藤原葛野麻吕所乘的一艘船只在海上漂泊了34天,受尽惊险,历尽艰辛,于同年8月10日在福州长溪(今霞浦)县赤岸镇以南海口松木臭墩登陆得到赤岸村民的救援。在赤岸村民的帮助下,终获真经,33岁后满载而归。

  长期以来,日本学者、真言宗信徒一直在寻找空海入唐的踪迹。他们根据史籍记载中的“赤岸”到中国寻找。直到1984年,在中国学者的帮助下,日本方面才正式确定位于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海边的赤岸村是当年空海大师入唐求法的第一个漂着点。正因为这一段不平凡的历史机缘,两地专家、学者都表示,没有赤岸就没有后来的空海,就没有后来的日本真言宗。赤岸也被日本真言宗信徒尊为“空海遇难、漂着的圣地”,两地后人为了纪念这一珍贵历史,先后建造了多个纪念建筑。

  1994年5月21日,中日双方出资建成了占地五亩、气势雄伟的仿唐式建筑——“空海大师纪念堂”,目前,纪念堂内还住着一个日本高野山真言宗和尚中岛龙太郎先生;1987年,霞浦县政府在赤岸桥头、空海大师遇难船只的漂着地,立了富有碑刻艺术特色的“空海漂着纪念碑”;2000年由日本高野山金刚峰寺和霞浦县人民政府合资,在赤岸建成了高13米、宽9米的“空海坊”,其目的是为了纪念空海大师入唐求法因风浪而漂着赤岸这一史实。因此每年都有大批日本僧人和游客前来朝圣旅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