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对改革攻坚和突破升级进程中的种种困难,去年,龙湾迎难而上、爬坡过坎、行稳致远,脉动依然强劲,成绩依然亮眼。
作为“温州的东大门”和重要交通枢纽,去年龙湾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以必胜信念展开绝地反击、以工作主动赢得防控主动。通过精准落实“硬核隔离+精密智控”机制,创新实行“大数据+卫健+疾控+公安+基层”等管控办法,用29天实现本地每日新增确诊病例归零,46天实现本地确诊病例清零。高质量完成8个临时航班处置和1186名境外人员集中隔离留观任务,坚决守牢“东大门”。
疫情之下,生产暂时停摆
但助企、助力经济复苏的脚步却始终未停
“三服务”“两万两千”活动,助企服务员的身影不是在企业现场,就是在去企业的路上、部门协调的现场,一年来累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1280个,化解率99.92%。企业的心声有人聆听,再加上“降本、输血、纾困、强链”这组组合拳,龙湾市场信心逐季回升。
寒冬终究会过去,春暖终究会来临。龙湾作为自创区核心区和国家高新区、浙南科技城所在地,创新驱动是永恒的主题。保持战略定力和创造性张力,坚定不移走好创新发展“华山一条路”。不仅高站位构建“一区一廊一城一会一室”创新格局,同时稳步推进自创区“八大攻坚”、高新区进等升位、环大罗山科创走廊“三大会战”,浙南科技城核心区辨识度和形象明显提升。国科大温州研究院建成投用;“中国眼谷”中央孵化园正式开园;科思技术(温州)研究院、光子集成创新研究院签约落地;北斗产业基地落地16个项目……高能级平台建设捷报频传。
矗立于城市东部的龙湾正在加速崛起。去年,龙湾“精建精美”“大干交通”,率全省之先创新谋划建设“未来城区”,省级未来社区试点数量居全市第一。
● 启动温州东部新城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全市首创重点片区“色彩规划”和“建设工地全生命周期监管平台”,城中村改造和工业企业征收顺利开展,安置房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提速。
● 建成330国道龙湾永中段、环山北路龙湾段、建中南街等道路,建成停车位7768个。
● 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推进“无废城市”、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污水管网整治全面推进,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90%以上。
● 启动建设环大罗山乡村振兴示范带,持续加大全域环境综合整治力度。
● 深入实施“品质教育·学在龙湾”发展战略,新开工学校5所、建成6所、投用4所,中小学教育教学成绩在全市名列前茅,高考成绩进入全省前列……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
龙湾将在前行中汲取能量
形成上下齐心、同向发力的良好局面
“十四五”已经开局,龙湾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提速期、新发展格局构建的窗口期、城市全新蝶变的关键期、改革系统集成的深化期、区域现代治理的迭代期。未来,龙湾将深入实施“五个中心”战略目标,加快建设“未来城区”,全力打造浙南科创新城、温州产业新城、东部枢纽新城、国际开放新城、滨海幸福新城,全面打响“新中心·大未来”城区品牌,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
龙湾作为温州改革开放的“窗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既是战略考量,也是使命所系。“十四五”期间,龙湾将继续保持创新活力、创造张力、改革动力,并具体落实到个八“走在前”上,让变化实实在在晒在大家眼前:
★ 要在创新驱动上走在前,“一区一廊一城一会一室”创新格局全面形成,成为温州名副其实的创新策源地;
★ 要在都市构建上走在前,不断提升城区能级,建设功能完备、品位现代、全域未来的东部核心区;
★ 要在产业发展上走在前,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打造东部最具活力的新兴增长极;
★ 要在改革开放上走在前,以数字化引领、撬动、赋能现代化,打造更有国际范、包容性的开放龙湾;
★ 要在文化引领上走在前,打造一批具有中国气质、瓯越风格、龙湾特色的文化地标和文化品牌,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
★ 要在美丽建设上走在前,全景展示绿水青山、绿色发展、和谐共生的“五美”新龙湾;
★ 要在幸福建设上走在前,建设共建共享、自强奋进、温暖包容的幸福家园,促进人的全面进步和社会全面进步;
★ 要在区域治理上走在前,实现从“事”向“制”“治”“智”转变,努力成为全国区域治理现代化示范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