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我还没申报,就收到了政府每月发放的898元失业补助金,这让我对再就业充满了信心。”近日,正在网上求职的失业人员刘先生充满喜悦。在南平市,像刘先生一样符合失业补助金发放并收到政府“礼包”的已有2459位,累计获得失业补助金603万元。
为充分发挥失业保险“稳定器”作用,全力保障疫情期间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南平市人社局结合失业人员申报需求,优化办理模式、扩大宣传渠道,通过构建“点线面”全方位服务体系,着力打通民生保障“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市已累计审核通过5489人,占参保总人数的受益率达2.54%,居福建省第一。
失业补助金发放得精准、及时,才能雪中送炭,发挥更大作用。南平市为确保失业人员及时享受失业补助金保障,积极探索,努力将“人找政策”变为“政策找人”。
今年来,南平市劳动就业部门在省就业局的指导和信息技术支持下,组织市、县两级失业保险机构将初筛的失业人员信息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工商法人及部级社会保险等信息数据比对,对符合条件的且可取得开户银行、账号的失业人员,采取直接拨付的形式按月发放失业补助金;对信息缺失人员,建立信息登记台账,安排专人逐一电话核对,确保不遗漏一人、不错发一人。
“省就业部门初步反馈的我市失业人员信息共有3万多条,市、县两级就业部门积极与市场监管、医保等部门以及部级社会保险数据进行比对,确保精准筛选出符合失业补助金发放条件的对象,大大提高了发放效率。”南平市劳动就业中心负责人介绍说。
疫情期间,为降低疫情传播风险,缓解窗口受理压力,南平市人社局一改过去“集中受理”模式,创新“1+N”受理办法,在原有经办大厅窗口受理的基础上,主动协调延平区政府部门,充分利用全区街道、社区“网格化”管理优势,增设“户籍(居住地)社区受理”分流渠道,积极引导失业人员到所在社区就近、就地申报,疏导办事群众,避免人员集聚。
“以前担心申报流程麻烦,家里又有生病的老人需要照料走不开。现在好了,在街道社区就可以轻松申报失业补助金,这项便民举措真是落到了我们的心坎里。”疫情期间失业的刘大姐,抽空到所在延平区解放社区提交申报材料后,高兴地说。
加快失业补助金发放进度,南平市在创新“1+N”受理办法的同事,还将“申领初审”改为“受理接单”,将“一对一”申报审核模式调整为“统一受理接单、统一初审比对”批量办理模式,最大程度缩减比对审核时间。在确保疫情防控举措落实到位的前提下,南平市人社局在市劳动就业中心办事大厅增设5个潮汐窗口和1个专项咨询台,并临聘调度3名人员充实一线窗口力量,现场提供线上申领演示,疏导维护现场秩序,让群众方便办事、舒心办事。
同时,南平市人社局还提供“南平人社”“南平就业”微信公众号、闽政通APP、福建省人社厅“12333公共服务平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等多种“不接触”网上申报方式,让失业人员无需到窗口提供纸质材料,只通过手机端即可快速申请、提交有关个人信息。
在近期与社区联合举办的就业招聘会上,武夷山市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边分发告示单,边现场向失业人员演示手机申请流程。
“为帮助失业人员成功申领失业补助金,我们不仅调整完善了原有业务指南,还制作了图文结合的申报流程图,现场指导他们通过手机端申请办理。”该工作人员介绍说。
为切实做好疫情期间失业补助金政策宣传工作,提高全市失业人员对申领政策的知晓度,南平市、县两级人社部门多渠道开展政策宣传,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渠道加大政策解读,依托社区、招聘会等线下载体,及时张贴通告、发放申领业务指南,提前把符合申领条件的政策宣传好,讲清楚,确保人人知晓,有效避免了群众因不清楚政策集中聚集窗口的情况,提升了群众的办事效率,获得办事群众的认可。
稿件来源:福建省劳动就业服务局、南平市劳动就业中心
在南平找工作, 招人才就上多直聘南平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