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和《华夏时报》共同发布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成果——《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20)》暨全国百强县(区)报告。报告显示,苍南县以第67位上榜“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百强”,并以第93位上榜“全国县域投资潜力百强”。
县域经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本经济单元。只有县域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高质量的小康生活才能全面实现,迈向现代化的步伐才能更快更稳。《报告》根据经济规模、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和区域竞争地位等因素,在全国近二千个县域经济单元中遴选出400强样本县(市),作为分析研究比较的基础。报告构建了县域经济竞争力和投资潜力指标体系,对2020年400个县(市)的经济竞争力和投资潜力指数进行了实证研究。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近年来,苍南始终聚焦项目驱动,以超常规的举措和干劲,抢抓机遇、大抓项目、抓大项目,连续四年举办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累计开、竣工项目224个,总投资达1041亿元。2020年,全县共安排实施项目125个,年度计划投资138.45亿元,其中,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04个,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8个,7个项目列入省重点工程。尤其是温州历史上单体投资最大的产业项目——浙江三澳核电项目一期工程经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主体工程预计于年内正式动工。而配套建设的绿能小镇已成功列入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核电项目投产后,每年将产生200亿元产值、40亿元税收,绿能小镇预计实现年税收2亿元以上。近日,苍南还成功获批设立省级经济开发区。
除了重大项目,苍南也集中精力强化工业经济发展,5年累计建成小微园22个、789万平方米,入驻企业超1500家。近3年平均每年新增“小升规”企业100家,市场主体总数突破10万家。继苍南仪表港股上市后,熊猫乳品也成功上市,成为温州首家A股上市的食品企业。
得益于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苍南在要素保障、制度执行、政务效率、权益保护等方面积极突破创新,全力打造苍南营商环境的“绿水青山”。截至目前,全县已有2643项政务服务事项基本实现“网上办、掌上办”,群众零次跑事项比例达97.3%。一般企业投资审批100%实现“最多80天”,企业从土地摘牌到进场施工最快只需21个工作日。今年以来,苍南相继出台助企惠企“20条”、“新十条”系列政策、“人才新政18条”等,坚持“三服务”活动和“两千两万”行动双管齐下,全力打造优质舒心的投资环境和富有活力的创业环境。截至11月,我县累计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9.90亿元,累计引进超亿元产业项目12个,成功招引2家世界500强企业,引进总部回归项目2个,总部回归税收4.46亿元。
交通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和支撑。“十三五”期间,苍南县围绕打造“浙闽省界交通枢纽”目标,全面吹响大干交通冲锋号,至2019年底,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1460公里,灵龙大道、灵沙大道、甬台温高速复线苍南段等内外通道动脉相继建成,基本形成了县域内30分钟交通圈。“十四五”期间,苍南还将全面启动瑞苍高速、泰苍高速建设,进一步增强苍南区域交通的辐射力。
县融媒体中心记者/陈薇拉
编辑/冯瑞元
审核/林蔚
监制/王文波 朱建德
在苍南找工作,招人才上多直聘苍南人才网